名家博谈|王化虹教授:从医40载,却“后悔”无数次

2022-04-14

“从医40多年,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后悔’的。”

在北京大学**医院的办公室里,王化虹教授一字一顿地说道。那么,是什么让这位医术高超、深受患者与同行尊重的教授,感到“后悔”呢?

“为什么?因为大多数患者来就诊的时候都已经是癌症晚期了。”话及此处,王化虹教授想起了一段往事。

那是一个15岁的女孩,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可是,1976年那场刻在中国人心上的唐山大地震,带走了她的父母,只留她和哥哥相依为命。就在两兄妹准备抚平伤痛,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时,厄运再次降临到这个女孩的身上。

偶然的一天,女孩感到肚子痛,哥哥便带她去医院就诊。女孩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看病,结果却被确诊为胃癌,并且已经开始大范围转移,同时面临高昂的治疗费用……

说到这里,王化虹教授轻叹了一口气,调整好情绪继续说道:“三个月之后,小姑娘就走了……”

王化虹教授坦言,这件事情对当时的他冲击巨大,以至于现今仍旧能够清晰回忆当时的情景。

教授表示,临床上多数胃肠癌症的患者就诊时已经是晚期了。因为早期的癌症基本上都症状轻微,不会显著影响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导致患者早期难以察觉。


而在治疗时,中晚期癌症治疗方案往往比较复杂,通常包括术前治疗、术后治疗以及术后随访治疗等,特别是有淋巴结转移征象的患者,治疗周期一般长达5年甚至更长,其治疗费用十分昂贵,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负担。

然而,通过及早发现和治疗,往往可以有更好的结局。就胃肠癌症来说,如果在早期发现,大部分可以通过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甚至治愈,其治疗费用也会相对减少很多。可见,胃肠癌症的早筛早检可切实降低患者的疾病痛苦和经济负担。

王化虹教授表示,胃肠癌症早筛早检概念至少在10年前就已经提出。我国胃癌发生平均年龄在40岁,肠癌发生平均年龄在45岁,所以建议处于该年龄段的人群,定期进行相应检查。


王教授遇到的另外一个病例,就通过早筛早检及时发现了癌症风险。

一位老人因为家庭成员有患癌经历,因此在家人的劝说下,决定到北京大学**医院进行癌症风险早期检查。结果,当真查出了息肉,经过进一步诊断,发现患者处于癌症早期阶段。随后,在科学系统的治疗后,患者痊愈了。

“当时老人是77岁,现在87岁了,身子骨依然健朗,生活幸福。”说到这个病例时,王化虹教授终于眉头舒展,嘴角露出了一丝舒心的笑容。



数十年前受医疗条件所限,让很多患者错失了及早发现癌症的机会。近年来癌症发生有年轻化趋势,但早筛早检理念的普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2019年11月22日,知名的90后博主“茄子的余生”因胃癌出现腹膜转移,无法手术而去世;2022年3月12日,与胃癌抗争八个月的内蒙古青年舞蹈家苏日曼去世,终年28岁。

中国抗癌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胃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19~35岁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明显上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美国癌症协会(ACS)研究显示,近年直肠癌发病率增加尤为显著,在1991~2014年之间,全球20~49岁人群发病率翻了一倍(2.6/10万~5.2/10万)。


与老年患者大不同的是,青年胃肠癌恶性度更高、进展速度更快。所以,正如王化虹教授所说,胃肠癌症的早检早诊早治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早检是通往早诊早治的必由之路。


目前,临床中应用的胃肠癌检查手段主要包括血液常规、粪便常规、影像学检查及内镜检查。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整体医疗水平,血液基因甲基化检测等新型检测手段在临床的应用越发广泛和成熟,对胃肠癌症的早期检出意义重大。


王化虹教授表示,血液基因甲基化检测的灵敏度在70%以上,特异性达到90%以上,为临床上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早期癌症的检出率比传统肿瘤标志物提高了很多。


从患者角度来说,受制于胃肠镜的依从性和可及性,更多的患者倾向于血液样本的检查方式。


从医院角度来说,血液基因甲基化检测可以缓解接诊压力,改善胃肠镜检测、尤其是无痛胃肠镜预约排队周期较长的现状。同时,有助于把胃肠镜资源优先安排给更需要的人群,如果病人在血液基因甲基化检测为阳性的情况下,应当被优先安排胃肠镜检查。


血液甲基因检测优势突出,但全国大部分地区自费为主的付费模式仍然限制了更多受检者享受到相关服务。因此,在本届两会中,多位代表提议“加大癌症早筛早检力度,将癌症早筛早检全面纳入医保”。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福建省、北京市、上海市已陆续将血液基因甲基化检测这一癌症早检手段纳入医保。


北京市为例,自2021年10月23日起,血液基因甲基化检测作为癌症早检医疗服务项目,纳入甲类医保报销范围。其中,博尔诚旗下的肠癌早检产品思博定®(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和胃癌早检产品思博卫®(RNF180/ 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包含在内。


王化虹教授表示,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癌症早筛早检的健康宣教,已经取得明显成果。大部分来医院就诊的都是通过定期体检、社区筛查或者是有家族癌症发病史的高危人群。很明显,癌症早筛早检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但是,检查费用依旧是横亘在无症状人群进行癌症早检的一大阻力。因此,基因甲基化检测等癌症早检项目纳入医保可以说是打通消化道癌症早筛早检的最后一公里。


最后,王化虹教授总结道:“有了血液基因甲基化等新型癌症早检手段的加持,对于我国消化道癌症的防治,我是信心满满的!”


专家简介

王化虹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北京大学**医院消化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在胃肠运动和消化内镜方面有较深的研究,长期在北京大学**医院进行医、教、研的临床工作。从1990年开始进行胃肠运动方面的研究,1998年以来对炎症性肠病与吸烟及其有关临床和发病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自2005年而始,对肠内外营养治疗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基础和临床开展了深入研究。在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Case Rep Gastroenterol 、Digestion等国际国内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其中《炎症性肠病2016王化虹观点》具有国内影响力。

图片

癌症的潜伏期到底有多久?

在我们身边,常常听到的就是癌症晚期,很多人甚至认为癌症一发生就是晚期。其实不然,癌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慢性病。

1

癌前阶段:细胞病变并发展为米粒大小的病变组织,该过程一般需要5-10年,此时可完全治愈,平均治疗费用不超过1万元;

2

癌症早期:病变组织从米粒大小发展到花生米大小,该过程一般需要1-3年,治愈率90%以上,治疗费用约3万至5万元;

3

癌症中晚期:病变组织中的细胞发生癌变,大量增殖并肆意扩散和转移,该过程只需要5-8个月,治愈率极低且治疗费用可能高达数十万元。

事实上,像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等很多癌症,均可以在癌前阶段、癌症早期被检出,经过及时治疗,治愈率有望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在恢复健康的同时也节省了高昂的治疗费用。

数据来源: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年,北京)、国元证券《黄金赛道风已来,早筛市场七大问——癌症早筛行业深度报告系列1》。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