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学网讯:9月10日,「2021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琶洲展馆圆满结束。会上,阅尔基因联合创始人兼CEO柴映爽先生的分享主题为:肿瘤基因检测市场问题与趋势探讨。柴映爽主要分享了基因检测市场的现状、液体活检对肿瘤基因检测领域的驱动力、肿瘤NGS市场的现状与未来等方面内容,探讨如何在同质化的肿瘤NGS市场取得突破,真正扩大市场。
本文特摘录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高通量测序(NGS)主要应用于无创产前筛查(NIPT)、传染病、生殖和肿瘤等领域。其中,肿瘤仍是全球**的应用市场。未来几年内在心血管疾病(如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等)和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应用也有巨大潜力。中国人口基数大,是全球NGS的重要市场。在中国,NIPT的应用最为成熟。同时,随着人均GDP和人均财富的不断上升,NGS在肿瘤领域的临床需求将仍然持续上升。中国受过训练的NGS专业从业人员较多,能够快速开展检测工作,有助于NGS的推广应用。
在不同用途的检测市场方面,以NIPT和肿瘤为主要应用的早期检测市场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生物标志物被发现,疗效监测和治疗指导的市场增长加快,是当下综合商业价值**的市场。在技术路线上,PCR仍占基因检测市场份额的大头,但NGS检测增速更高。2020年,中国市场采购了2万多台定量PCR,创建了大量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为后续开展NGS创造了硬件环境。柴映爽表示,在精准诊断上,PCR和NGS路线并行的产品组合将更有利于商业战术的制订。
肿瘤细分市场要进一步发展,液体活检是重要驱动力。相较于组织活检,液体活检主要通过血液样本检测肿瘤基因组信息,具有创伤性小、无需组织样本处理、快速、可重复取样的特点。液体活检与组织活检的一致性越高,越有助于推动肿瘤市场增长。建库路线上,扩增子法(Amplicon)在样本提取到上机测序前的环节中损失的ctDNA较杂交捕获(Capture)少,更适合用于液体活检产品的开发。在疗效检测和连续用药指导方面,市场驱动力来自于对检测低频突变的相关技术更新。
如今,液体活检在肺癌和结直肠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约有67%患者使用结直肠镜进行结直肠癌筛查,20%的患者使用粪便筛查,只有6%的患者使用血液筛查。据J.P.Morgan在2021年的预计,未来几年,有创的结肠镜检查有望转向无创的血液筛查,后者预计将于5年内在23%的患者中推广使用。
数据显示,除去存量患者,中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约80万,其中约80%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目前全国所有NGS公司的一年肿瘤检测量总计可能不足20万个。
当前NGS服务商多以中心化(centralized)模式提供肺癌及肠癌检测服务,肺癌及肠癌每年新发人数约135万(肺癌80万,结直肠癌55万)。2020年,NGS服务提供商仅覆盖11%的肿瘤患者市场(肺癌患者覆盖不足18%)。柴映爽表示,肿瘤市场NGS检测开展近十年,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员,但渗透率仍然低下,证明中心化模式不可能扩展到整个市场。
肿瘤NGS市场的未来应是由中心化转向去中心化,即采用获批产品、开发医院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收费、检测操作、出报告均在院内完成。柴映爽表示,当下选择国产仪器已经成为一种历史必然;未来NGS仪器将向临床级的小型化、无需等待凑样、快速的NGS仪器发展;企业需要创造适用于中低通量NGS的检测产品方案;随着长读长的三代测序成本下降,其在液体活检中的应用前景也将越发显著。
最后,柴映爽提出,近年来,基因检测行业合并收购的新闻越来越多。他认为,目前合并收购还不足以带来颠覆性的行业格局改变,但会减少市场中的无序状态。细分领域里的合并有助于利润增加,有利于公司成长并有可能扩展到其他领域。但合并对公司管理层的治理能力也带来了挑战。如今,基因检测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考。例如:LDT模式商业壁垒低,需要额外的客户推广成本和物流成本,极为影响公司盈利;大量销售代表,人力成本过高;单一领域发展的公司,在目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抗风险能力较差;上市并不意味企业就此成功,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的目标有共同点,但也不可盲从而忽视差异。
总的来说,一个市场能够持续发展,往往需要技术、资金、人才三方面均有充足的储备。当下技术方面的更新未能跟上资金和人才的扩大速度,企业经营中**更多地将资金投入于有差异化的技术开发上面来,而非“花钱买流量”,片面追求现有模式下的销售额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