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类器官大讲坛」第7期,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秦建勇教授的精彩分享圆满结束。秦建勇教授的分享主题为:肿瘤精准用药哲学:还原论与系统观。
秦健勇 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肿瘤科
肿瘤免疫学方向临床肿瘤学硕士,关注癌症生存者的健康管理、癌症相关症状控制,对抗癌药物治疗/身心症状控制/健康生活方式领域有系统深入的钻研。
学会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骨髓保护学组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营养免疫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临床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果:
《NCCN癌症生存者指南》2016版(首次中文翻译/主译),《运动肿瘤学》(副主译);《带瘤生存管理》(副主编;主笔英文教材《肿瘤学概论》内分泌与免疫治(副主编);参与编写上海交大版《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精准医疗数据管理》等。
接下来,为大家带来精彩片段文字版。
生物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单细胞到多细胞的演化过程。几乎所有的多细胞生物都可能会患癌,但每个物种患癌的几率却不尽相同,可能与物种进化时发生的基因突变有关。
对于肿瘤耐药性的思考
秦建勇教授介绍了一例乳腺癌广泛淋巴结转移、多线耐药的患者通过免疫治疗药物治疗使肿瘤得以缩小的案例以及一例准备放弃治疗的14岁肺癌患者通过类器官药敏技术得以治疗的案例,引出了关于耐药性以及肿瘤治疗新思路的思考。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与癌细胞本身、肿瘤微环境、以及肿瘤的外部环境有关。肿瘤有十大特征,肿瘤的发生发展可概括为几个因素:1.肿瘤细胞的运动性,2.肿瘤细胞的可移动性,3.肿瘤细胞的分化,4.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死亡。
类器官:平行宇宙里关于替身试药方法的探索
肿瘤细胞对多种药物的天然耐药、药物治疗无效率高是肿瘤治疗的困境之一。微组织块、类器官、PDX是如今常用的药敏模型。肿瘤类器官是体外培养的肿瘤模型,是患者绝佳的“体外试药替身”,可以重现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类器官药敏技术用于药物筛选效率高、针对性强、与患者实际治疗效果相一致。秦建勇教授认为,类器官药敏技术为肿瘤治疗的临床决策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参考方法,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类器官应该具有更高的仿真度:目前的肿瘤类器官大多是微型的,以肿瘤细胞为主,间质细胞数量较少,不能很好反映肿瘤整体特质。如果能将一些有活性的患者细胞与肿瘤类器官进行共培养 ,可能会构建出更有参考性的类器官模型。
2.可以尝试建立类器官的参数体系如单细胞模型和数学模型:类器官来源于原位肿瘤,也经历了传代,可以尝试对其进行单细胞测序,建立相应的模型,对肿瘤特征、肿瘤微环境、肿瘤细胞在体外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深入刻画,用于推测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
3.类器官应该与其他组学更加有机结合,对治疗框架进行信息补充:类器官获取的生物特征始终是有限的,应该与基于治疗框架的其他临床数据如基因测序等进行信息整合,多维评估肿瘤治疗的可能性。
更详细的内容,请观看秦建勇教授分享回放视频。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类器官大讲坛」直播间观看回放视频。
↓↓↓↓↓↓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下期预告
「类器官大讲坛」第八期将于9月15日晚上7点播出,分享嘉宾是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王树滨教授。通过南方医学网公众号,进入菜单栏“直播间”点击“类器官大讲坛”观看精彩分享及了解最新直播信息,欢迎上线收看。
类器官大讲坛
「类器官大讲坛」由南方医学网、南方类器官、创芯国际联合打造的线上分享交流平台,邀请类器官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基础研究、技术进展、转化应用等方面进行线上分享。类器官大讲坛致力于推广类器官技术,通过类器官知识科普方式,让更多医生、行业人全面了解肿瘤类器官技术。
为促进行业交流,南方医学网建立了“ 类器官行业交流群”,有意加入的读者可扫码添加管理员微信,请备注“姓名-单位-职位-城市-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