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龙:10000余例肺癌靶向治疗背后

2021-08-03
受访专家:吴一龙,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肺癌靶向治疗领军人物,领衔撰写我国的肺癌诊疗指南,最早提出了中国肺癌患者的基因变异特点,创立了中国胸部肿瘤临床试验合作组织,推进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

吴一龙教授在做手术。受访者供图

“过去常被人说,做肺癌医生,没有超过一年的患者朋友。现在,肺癌变成慢性病已基本实现。”

从2002年至今,吴一龙团队已利用靶向治疗万余例肺癌患者,他表示:90年代,晚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只有10个月,2020年,辅助靶向治疗组的肺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达75.5个月。

而慢性病的指标之一是病人的中位生存期要超过60个月。


**例靶向治疗:被指责用“假药”

1980年我国肺癌病人大多接受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晚期病人中位生存期是8个月,也就是只有一半病人可以活过8个月。到上世纪90年代末,化疗、放疗成为主要治疗方式,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也只有10个月。从1980到2000年20年间,肺癌治疗进步缓慢,中位生存期仅提高了2个月。

靶向治疗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困境。

靶向治疗,是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肿瘤细胞内部的蛋白分子,或基因片段)的治疗方式。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

2001年,****例靶向治疗的肺癌病人正是在吴一龙穿针引线下出现的,背后的艰苦历程鲜有人知。

2001年,广东有一名肺癌患者快不行了,请吴一龙想办法。吴一龙了解到当时有一种靶向治疗新药,主要功能就是钻入细胞内部,阻止发生突变的EGFR基因,让癌细胞不再复制。

吴一龙就给该制药公司总部写了一封邮件,希望能加入项目使用该药。但是当时中国不在该项目范围内。

吴一龙开始翻法律资料,找到了一个小“漏洞”:虽然当时国家相关部门规定没有批准的药不能临床应用,但是海关有个规定,如果涉及救命的个人申请是允许的。最后,他们申请成功,成为****例服用该药的案例。

吴一龙当时承受着巨大压力。因为该药未在中国上市,当时还开了一个小型会议, “我受到很大的责备,大概 2/3的专家认为我用‘假药’治疗病人。”因为当时规定,未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生产、进口的药品属于应按假药论处的药品。

不少人都说吴一龙胆子太大,吴一龙暗暗地只干不说。两年后,这名病人死于突发脑血管疾病,而非肺癌本身。而吴一龙也因此积累了100多例的靶向治疗经验。


肺癌正逐步成为慢性病

中位总生存期达75.5个月



2004年,美国一研究团队发现非小细胞肺癌(NSCLC)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驱动基因。

通过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145例及北京、上海、广州等6所协作单位共506例肺癌患者EGFR基因的活化突变状态,吴一龙教授团队发现EGFR突变发生在中国人体内的比例远远超过了欧美人。2005年,这一发现在业界引起轰动。

2009年,吴一龙和莫树锦等教授发起的研究发现,靶向治疗使EGFR突变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达22个月。

“过去有效率只能达到25%到30%,如今通过靶向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70%到80%。它像生物导弹一样精准,也被称作精准治疗。”吴一龙教授告诉记者,EGFR突变在我国的肺癌人群中占30%到40%,腺癌中基因突变的比例高达60%到70%。肺癌靶向治疗是针对EGFR、ALK突变的患者,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其次,靶向治疗是找到具体、明确的靶点,不像传统的化疗无目的地攻击身体其他部位,副作用也大幅降低。

“2002年到现在,**批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到现在还有患者健康活着的。活过五年的患者比例是30%,活过十年的患者比例是10%。”吴一龙教授告诉记者,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患者的生存率还会提高。

2015年,吴一龙在多个场合表示:“我的梦想是再过5到10年,治疗肺癌可以像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通过终身服药就能控制,成为可控的慢性疾病。”慢性病的指标之一是病人的中位生存期要超过60个月。

据吴一龙团队发布的《2020年肺癌临床研究新进展》,辅助靶向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达75.5个月。吴一龙向记者证实,75.5个月的中位生存期是一代药的临床实验结果,如果用最新的三代药,数字将会更加可观。

“几年前提出把肺癌变成慢性病的口号,很多人都认为是一种妄想,但通过事实可以看到,我们开始实现这个目标了。”

吴一龙教授在做手术。受访者供图


把早期患者治好

把晚期肺癌转化成慢性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20年12月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癌症发病**的仍是肺癌,新发病人数为82万;肺癌致死人数高达71万,占我国癌症死亡总数的23.8%。

靶向药物不适用于所有肺癌患者,吴教授说,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可以不做检测直接吃药,试一试有没有效果;我们主张一定要通过检测,胡乱使用靶向药物会有副作用,也会耽误病情。

吴一龙教授介绍,诊断肺癌要先判断患者处于早期还是晚期,其次要通过基因检测判断是否有EGFR、ALK等基因突变,有基因突变的才适合进行靶向治疗。

而在靶向药物的选择上,吴教授称目前三代药物疗效**。虽然靶向治疗有效性高、副作用低,但在使用靶向药物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耐药。目前,三代的药物可以对抗一代药物的耐药性。不过三代药物售价较高,患者可以根据支付能力、承受能力进行选择。

面对耐药的困局,吴教授称,不是****的病人都会产生耐药,活过五年、十年的患者已经很多了,我们把他们算作治愈的病人,生活时间相当长的情况下,耐药性是可以忽略的。而通过新药物的开发、不断进行临床试验,我们还在探索新的治疗模式和治疗药物。

靶向治疗针对的是有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而对无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来说,吴教授看好免疫治疗的发展。PD-l或PD-L1的表达大于等于50%就可以单独使用免疫治疗药物。但吴教授表示患者不用过度地抗拒化疗,化疗在很多场景下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吴一龙教授介绍,目前,肺癌早期的病人占医院肺癌手术量的50%到60%,对早期的患者来说,我们提倡的不是把肺癌变成慢性病,而是通过手术治疗彻底治愈;对晚期的病人,我们才提倡把肺癌变成慢性病。

吴一龙教授表示,肺癌的高危人群应该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类高危人群是长期吸烟的烟民,另一类是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更多的病人可以被及早治愈。

“当我们有十八般武器去对抗癌症的时候,就看临床的具体情况,我们去选择哪一种武器应对。希望所有的患者不要丧失希望,可能一两年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前途永远是光明的。”吴一龙教授说。

参考资料:
《广东专家用精准治疗应对肺癌,曾被指责用假药》,2015年08月21日,南方都市报

来源:健康时报




2021年9月10日,南方医学网、基因谷、早筛网等行业媒体联手举办“2021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届时将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精英一同,共探基因检测行业发展前景,解决基因检测技术难题。

点击下方图片扫描二维码即可快速报名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