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晚期肠癌,类器官助力肠癌患者精准治疗

案例分享
2021-07-07

肠癌被称为吃出来的癌症,是典型的“富贵癌”,在我国,肠癌已发展成为癌症中的“狠角色”。


结直肠癌发病隐匿,很多人一旦确诊就已经是中晚期,治疗效果有限。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很不幸地患上了晚期肠癌。



初步诊断


62岁的蔡老伯素来身体健康,三年前却连续一个多月出现了大便次数增多、带血的症状,蔡老伯本以为是痔疮,所以并没有过多关注。谁知症状却一日日地加重,蔡老伯在家人的陪同下去看了医生。


初步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令蔡老伯万万没想到是他竟然得了肠癌。为了明确诊断,王医生给蔡老伯做了进一步检查,不幸的是,肠癌已经到达晚期,诊断结果为乙状结肠腺癌合并肝内多发转移。


**次MDT


接下来是如何治疗的问题。王医生将肿瘤组织送去做基因检测以明确基因突变情况,如果有靶向药物可用,蔡老伯的治疗希望将大大增加。基因检测结果提示KRAS突变,这是结直肠癌的常见突变,但针对此突变却没有靶向药可用。关于蔡老伯治疗方案的制定,王医生组织了MDT(多学科联合会诊)。手术切除是治疗肠癌的根本,但是蔡老伯目前的情况并不具备手术指征。


该怎么办?MDT给出的**步治疗方案是进行转化治疗。专家解释道,转化治疗就是通过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进行治疗,使肿瘤缩小,让原本无法进行手术的肿瘤有手术根除的可能。根据会诊结果,黄医生给蔡老伯使用的治疗方案是:4周期的FOLFIRI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


提到化疗,很多人都提心吊胆,害怕化疗的副作用,蔡老伯也不例外。但求生的本能告诉他,只有相信医生,相信医学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四个周期的治疗很快结束,结果令人欣喜,蔡老伯的肿瘤病灶明显缩小。


第二次MDT


肿瘤的明显缩小意味着有了手术切除的可能。黄医生迅速组织了第二次MDT,毫无疑问,会诊意见是进行手术。黄医生给蔡老伯进行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切除和肝转移灶切除术。手术非常成功,接下来就是要进行术后的辅助治疗。


术后辅助化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案,化疗方案一般是结合直结肠癌治疗指南及病人的情况来选择,常用的化疗方案有FOLFOX方案、RELOX方案、FOLFIRI方案等。而蔡老伯的辅助化疗方案,黄医生会在FOLFIRI和FOLFOX之间选择。为了让化疗更有效,黄医生做了个调整,将手术中切下来的肿瘤样本送去创芯国际做类器官培养,对化疗方案做药敏测试。众所周知,化疗对身体有很大的副作用,如果贸然使用化疗方案导致黄老伯因为治疗效果不佳而频繁更换化疗方案,一来黄老伯的身体受不了,二来可能会引起病情加重。黄医生希望通过类器官培养出肿瘤“替身”,替蔡老伯“试药”,既可以辅助制定用药方案,又可以让蔡老伯少遭罪。


研究表明,类器官与亲本组织高度相似,是更精确的药敏检测体外模型,并且具有建模时间短、成功率高的优点,能反映不同病灶间的肿瘤异质性及不同疾病状态对化疗药物的反应,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类器官药敏检测结果


类器官药敏检测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肿瘤类器官对两个化疗方案都敏感,而对FOLFIRI方案更加敏感。有了类器官药敏检测的辅助决策,黄医生更加坚定了化疗方案的选择:4周期的FOLFIRI方案术后辅助化疗。


这次的治疗结果却令人喜忧参半,经过4周期的治疗,蔡老伯结肠癌原发病灶情况基本稳定,但是CT检查发现肝内出现了新的转移灶,这意味着蔡老伯需要进一步治疗。黄医生很快组织了第三次MDT。


第三次MDT


专家们一致认为,现阶段蔡老伯的病情已经不适合二次手术,因为肝内新发病灶深,且直径小于3cm,如果进行手术切除,对于肝脏的损伤会非常大。经过商讨,这次的治疗建议是:射频消融治疗+化疗+靶向治疗。


对于化疗方案的选择,黄医生还是决定通过类器官药敏检测来提供参考,这次用的肿瘤组织是肝内新发病灶。这次的药敏结果显示,在FOLFOX方案和FOLFORI方案之间,FOLFOX方案对于蔡老伯肝内新发病灶的肿瘤类器官的抑制率明显高于FOLFIRI方案。结合蔡老伯的身体状况,治疗方案最终调整为:4周期的FOLFOX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


▲类器官药敏检测结果


4周期的治疗很快就完成了,转眼又到了复查的时候,蔡老伯和黄医生都十分期待能有好的结果出现。这次的治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原发病灶情况稳定,肝内也没有出现新发转移灶。基于复查结果,黄医生继续沿用4个周期的治疗方案。继续复查结果也令人欣慰:原发灶和转移灶均未发现复发迹象。


经过治疗蔡老伯的病情已经稳定,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他又可以继续和他的棋友们“一战方休”了。


类器官,肿瘤病人的理想“替身”


经过现代医学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癌症治疗进入精准治疗时代,但是仍然面临难以对症治疗的问题。类器官作为生命科学领域革命性的疾病模型,则为癌症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有效参考。对于临床医生,类器官提供了一种辅助决策工具;对于蔡老伯这样的肿瘤病人,则是多了一份生存的希望。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肿瘤类器官对癌症治疗的重要性。2018年,伦敦癌症研究所George Vlachogiannis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关于类器官药敏测试的临床应用研究,研究指出如果一种药物在该患者的类器官上起作用,那么这种药物就有88%的可能性在患者身上起作用;而如果一种药物对该患者的类器官无效,那么这种药物100%对该患者无效。


近年来,类器官备受关注,从2018年至2020年,类器官连续3年出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已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列为首批重点专项。


知识拓展


Q1:如何判断肿瘤药物对类器官的杀伤效果?


A1:使用药物IC50值排序进行判断。药物IC50值指的是被测量的拮抗剂的半抑制浓度。在实际药敏检测过程中,对每种药物都会有至少六个浓度测试,读取不同的细胞活力值,综合药物浓度、药物暴露后的细胞活力值以及对照组的数据,计算出每种药物对肿瘤细胞的IC50值。IC50越小,意味着这种药物对细胞的杀伤效果越好。


Q2:若以IC50数值高低判断药物有效性,IC50低的可能临床上可以用的剂量比IC50高的低,是否仍然依据IC50数值?


A2:不同类型的药物的临床IC50值可能是不同的,对于不同药物,需要进行动物或临床试验,确认IC50检测范围才能更精确地对临床疗效进行预测。


Q3:类器官药敏结果与人体实际一致性如何?


A3:类器官药敏结果与人体实际具有一致性,按照前期文献报道和临床试验,已经可以达到较高水平。


为保护人物隐私,文中蔡老伯与王医生均为化名。




为促进行业交流,南方医学网建立了“ 类器官行业交流群”,有意加入的读者可扫码添加管理员微信,请备注“姓名-单位-职位-城市”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